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原则上应由提名者提供,以第三人称表述。请对照本文要求认真据实填写提名书,并按照后文《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对照检查。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不予提交评审。
第二部分 具体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按结构分为主件和附件,按提交方式分为电子版和纸质版。
电子版提名书包括封面、主件(第一至第五部分)和附件(第六部分),须按要求填写和上传。主件第三、四、五部分的页边距左右各3.2㎝,上下各2.8㎝(以提名系统提供下载的模版为准),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可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纸质版提名书包括封面、主件(第一至第五部分)和附件(第六部分)。封面、主件从提名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提名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封面、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
提名书主件(第一至第五部分)不超过20页,附件(第六部分)不超过20页。
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封面部分:
1.候选人或候选组织:应填写英文名或英文译名和中文译名,中、英文译名应使用惯用译名。
2.提名者:由提名系统自动生成。
一、基本情况
1.学位:应填写候选人已取得的最高学位。
2.学科分类名称:应根据从事专业在提名系统中选择相应学科,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最多可以填写2个学科名称。原则上应填写至三级学科,如三级学科无法准确涵盖其从事专业,可填写至二级学科。
3.工作单位(中、英文):指候选人在本国的工作单位,已离任的应填写离任前工作单位。
二、提名意见
不超过600字。提名意见应包括:确认提名材料属实,候选人或候选组织对华是否友好,国际影响和学术地位如何,在与中国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奖条件,写明对候选人或候选组织的评价意见和提名理由。
提名单位提名意见表应由其业务主管部门(厅、局、司等)负责人或机构法人代表签名,并加盖业务主管部门或机构公章。
提名专家提名意见表应由提名专家签名。专家联合提名时,提名意见内容可各有侧重。
三、候选人简历或候选组织简介及学术地位
联系人:指候选人或候选组织在中国的联系人,如合作单位外事部门的负责人等。
候选人简历或候选组织简介:指候选人或候选组织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学术和专业等方面背景情况的阐述。
学术地位:概述候选人或候选组织在专业领域的造诣、学术影响和地位。
四、对推动中外科技合作、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
本部分应详细写明候选人或候选组织在与中国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对国际科技合作、经济、社会发展或生态环境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包括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所取得的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所做的重要贡献。要对候选人或候选组织与中方合作项目投入研究经费、合办研发机构、促成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发表论文著作、联合申请专利以及提出建议被采纳等产出情况进行量化表述。
五、国内主要合作单位情况表
最多填写3个国内主要合作单位的情况表,其单位名称和排名顺序应与提名书首页“与国内合作的有关单位”一栏填写的前3个单位一致。
本单位与候选人或候选组织的合作情况:不超过600字。
六、附件
1. 提供候选人(组织)对推动中外科技合作和中国科技发展所做贡献的证明材料,包括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不超过10个PDF文件。
2. 候选人应提交近期标准照片和工作照片各1张。
3. 提名者在提名之前应征得候选者的同意,并提供候选者书面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