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完善经开区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 “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等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强化规模与效能双提升,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亦庄新城建设,北京市经开区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制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从八大维度解析政策要点,助力企业精准申报。选择政策家,让企业资质申报更省心、更高效。
一、资金奖励支持
新认定与迁入奖励:对新迁入或首次通过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 万元一次性奖励,助力企业落地生根。
重新认定奖励:有效期满后再次通过认定的企业,给予20 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持续创新。
中关村高企专项奖励:首次完成入库备案或换发证书的规模以上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 万元一次性奖励(与国家高企认定奖励不重复享受,可补差额)。
二、引育创新人才
建立分级分类的重点用人主体目录,向目录内企业赋予人才引进、培养、评价等自主权,配套综合资助资金,用于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创新智力支撑。
三、加大研发投入激励
对年度研发费用增长超过目标值的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按超出部分的20% 给予支持,年度最高300 万元,精准扶持高成长性企业技术突破。
四、购买专业服务补贴
面向中小企业发放 “科技创新服务券”,对企业购买经认定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如技术咨询、检测认证等),给予50% 费用补助,年度最高15 万元,降低企业服务成本。
五、科技创新资金扶持
通过股权投资或 “以赛代评” 模式,重点支持符合经开区产业定位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政策与资本协同,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六、上市融资专项服务
深化与证券交易所合作,依托 “管家式服务 + 上市顾问” 机制,提供常态化上市辅导,缩短企业上市周期,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七、载体平台培育
引导重点园区与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专精特新特色园区” 和 “专精特新服务站”,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创新资源集聚与产业生态构建。
八、精准服务增效
搭建政企沟通与诉求办理双平台,属地街镇强化新扩区范围内中小企业管理服务,实现政策解读、申报辅导等服务 “精准滴灌”,提升企业获得感。
政策家凭借 18 年项目申报经验,深度解析经开区政策逻辑,通过财务数据勾稽校验、技术材料精准打磨,助力企业高效匹配奖励条款。如需获取个性化申报方案或政策答疑,欢迎联系我们,免费提供专业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