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奖励全攻略

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凭借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 的发展特质,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北京市昌平区为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 “组合拳”。以下从七大维度深度解析申报昌平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核心奖励,助企业精准把握政策红利。

一、企业认定奖励:“入门级” 与 “进阶型” 双重激励

(一)新认定与迁入专项补贴

企业补贴政策

对首次获评或整体迁入昌平区(含注册、税务、统计关系)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10 万元一次性资金支持,助力企业落地生根或首次获得资质认可。

适用场景:外地优质企业迁移至昌平区,或本地企业首次通过认定,均可直接申领。

(二)晋级 “小巨人” 差额补贴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培育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可享受40 万元晋级差额补贴,激励企业向行业领军梯队攀登。

政策逻辑:通过阶梯式奖励,引导企业从 “区域级” 向 “国家级” 跨越,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研发投入奖励:真金白银反哺创新

对上年度研发投入≥300 万元的专精特新企业,按 ** 研发投入增量的 20%** 给予资金支持,年度最高 100 万元。

核心优势:

覆盖研发全链条:从技术攻关到产品迭代均可享受补贴;

增量导向机制:鼓励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而非 “一次性奖励”。

三、“揭榜挂帅” 专项奖励:重大项目成果转化 “加速器”

支持企业以 “揭榜挂帅” 形式承接国家级 / 市级重大专项,并将创新成果在昌平区转化的,按 ** 企业获得专项资金总额的 50%** 给予补贴,最高 300 万元。

政策亮点:

打通 “科研 - 转化” 链路:推动国家级项目在昌平落地,强化区域产业协同;

高比例补贴:最高可覆盖项目资金的一半,降低企业前期投入风险。

四、创新平台奖励:产学研合作 “催化器”

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与在昌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总投资≥100 万元的平台,按 **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 10%** 给予补贴,最高 100 万元。

适用场景:

企业与清华、北航等昌平高校合作建设实验室;

升级现有研发平台至市级以上标准,可申请一次性补贴。

五、创新创业载体奖励:产业集聚 “生态奖”

对上年度新培育或引入≥10 家专精特新企业的市级及以上创新基地、孵化器,给予50 万元一次性奖励,每增加 1 家额外奖励 5 万元,上不封顶。

政策目标:

培育产业集群:通过载体奖励,吸引更多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昌平;

市场化激励:载体引入企业越多,奖励越高,形成 “以商引商” 良性循环。

六、“数智转型” 奖励:数字化升级 “助推剂”

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按 ** 设备 / 外购技术 / 软件投入的 20%** 给予补贴,最高 200 万元。

覆盖领域: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自动化生产线升级;

企业级管理软件采购等 “硬投入” 场景。

七、融资与上市奖励:资本赋能 “组合包”

(一)贷款贴息

对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按 ** 实际支付利息的 50%** 给予贴息(利率高于 LPR 的,按 LPR 计算),每年最高 50 万元,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二)上市挂牌补贴

设立专项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具体补贴标准根据上市板块(如科创板、北交所等)另行规定,助力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选择政策家,享受一站式、流程化的项目申报服务,资深项目团队量身定制申报方案,为企业解决各类申报难题。政策家深耕项目申报、知识产权企业服务领域18年,积累了超过2万家成功案例,成功率高。免费咨询,马上行动。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服务热线:1528106716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