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各市申报数量安排及其他要求

为优化全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25年江苏省对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规划。本文将重点关注2025年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在各市的申报数量安排,以及除基本申报条件外的其他特殊要求。这些信息对于各市申报单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各单位合理规划申报策略,提升申报效率。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申报单位更好地理解政策导向,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共同推动江苏省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一、申报数量

按照“减量、提质、增效”的原则,工程研究中心布局优先向管理水平较高地区倾斜,同时,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重点依托行业骨千企业建设,适当兼顾科研院所和部委属:省属本科层次高等学校(近3年获批工程研究中心的其他类型高等学校不予支持)。

(一)基础指标

企业政策2024

1.各设区市实行存量评价与增量认定挂钩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省工程研究中心2024年评价结果,确定评价结果为第一档的可推荐申报10家(徐州市、苏州市、南通市),第二档的可推荐申报9家(南京市、无锡市、淮安市、泰州市、宿迁市),第三档的可推荐申报8家(常州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重点支持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企业或科研院所建设,高等学校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不超过2家。

2.省有关部门单位强化总量控制原则。省教育厅推荐申报不超过15家高等学校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省国资委推荐申报不超过5家省属企业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省卫健委推荐申报不超过4家直属单位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其它省有关部门单位推荐申报不超过1家业务主管企业或科研院所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省政府直属科研院所申报材料直接报送我委。

(二)激励指标

1.产业集群。拥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试点的设区市可增加1个推荐申报名额;同时,根据2024年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评价结果,获评优秀、良好的产业集群所在设区市可分别增加2个、1个推荐申报名额。增加名额仅限用于集群产业方向,原则上用于产业集群所在核心区,依托单位必须为企业。

2.未来产业。每个设区市可推荐申报1个名额。拥有省级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的设区市可根据试点数量择优推荐申报相应数量的名额,增加的名额仅限用于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产业方向,原则上用于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主承载区。优先推荐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申报。

3.在苏央企。在苏中央管理企业由属地设区市发展改革委(不占用设区市推荐申报名额)推荐申报,每个设区市推荐申报不超过2家。在苏中央管理企业仅包括央企全资(控股)一级子公司、全资(控股)二级子公司、全资(控股)三级子公司,在苏中央管理企业下属事业单位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二、其他要求

(一)工程研究中心要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并查实的,将取消其申报资格并按规定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同一法人单位当年仅限申报1家工程研究中心。

(二)工程研究中心名称和研究方向应明确精准,避免宽泛笼统。工程研究中心不得与本领域(或本方向)已有的国家级、部委和省(厅)级科技创新平台重复、雷同。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科研场地重叠无法切割的,原则上不予重复批复建设。被撤销省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3年内不得申报。

(三)工程研究中心以法人形式运行的,数据统计范围为该法人单位;以非法人形式运行的,数据统计范围为该工程研究中心所属人员开展的、与工程研究中心目标定位相关的工作。科技成果所有权必须归属工程研究中心,不得将无关人员或无关工作纳入统计范围。

(四)各主管部门要指导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并对申请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出具审核意见,同时做好相关咨询服务工作。

(五)各主管部门要根据要求排序填报《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汇总表》,并于6月10日前通过江苏省政务服务网“江苏发改委旗舰店”(http://www.jszwfw.gov.cn/)正式行文报送(上行文附申报汇总表);同时,附件及纸质材料报省发展改革委(上行文及申报汇总表一式两份,申请报告、申报数据表及佐证材料一式两份,电子版光盘1张)。各主管部门要做好“查重工作”,严格按照限报家数、指标类别、期限行文推荐。

逾期不予受理。

(六)申请材料一律采用A4纸双面打印,胶装2套(需签章齐全;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不采用上下册形式)。申请材料及附件材料请按封面、申报数据表、申请报告正文、相关附件顺序装订。电子版光盘内容须由主管部门汇总,包括申报汇总表(Excel形式)、申报数据表(Excel形式)申请报告正文(Word格式)及附件材料(PDF格式)。申请报告正文及附件材料侧面用标签纸标注相关证明页,申报光盘上须记号笔注明主管部门名称及推荐申报数量。

选择政策家,享受个性化的申报难题解决方案。我们凭借2万+成功案例和18年项目申报经验,为您的项目申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标准化优质服务流程,确保您的项目申报无后顾之忧。我们的资深项目团队和全方位筹划方案,将为您的项目申报提供最大保障,政策家值得信赖!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服务热线:1528106716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