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问答解读

问:《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抢抓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科研创新优势和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基础,制定《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问:《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创新特点是什么?

1.聚焦前沿技术创新:特别强调了具身大模型和机器人整机的研发创新,是对传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的一次重要拓展,旨在率先研制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多模态具身大模型和多形态机器人。

政策补贴

2.系统化部署:通过部署六大行动,涵盖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平台助力、场景探索、集群建设到生态完善的全链条布局,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行动计划。

3.目标导向:明确设定了到2026年初步建成全国具身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新高地和产业加速集聚地的目标,为区域发展指明了方向。

问:《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到2026年,初步建成全国具身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新高地和产业加速集聚地。突破一批具身智能前沿核心技术,率先研制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多模态具身大模型和多形态机器人。打造一批具身智能标杆应用示范,率先实现具身大模型在万台机器人上的融合应用。集聚一批具身智能创新创业团队,率先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问:《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一是源头创新突破行动,包括加快“大脑”技术创新、推动“小脑”能力突破、促进“脑-身”系统协同。

二是本体产品领跑行动,包括打造标志性重点产品、提升机器人整机性能。

三是创新平台赋能行动,包括搭建共性技术支撑平台、打造产业创新孵化平台。

四是应用场景示范行动,拓展具身智能标杆应用场景。

五是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包括梯次培育企业“雁阵”、打造具身智能特色园区。

六是生态雨林打造行动,包括培育具身智能人才队伍、强化金融赋能效应、探索标准规范制定、加强开放合作交流。

问:《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统筹资源,系统推进具身智能各项工作。

二是创新组织机制,通过创新联合体、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支持多元主体开展协同创新。

三是开展宣传推介,依托媒体平台、行业交流平台,围绕具身智能产业体系、创新生态、重点项目等进行宣传推广。

关键词诠释

具身智能:旨在依托软硬件结合的智能体实现在物理世界感知和理解环境、并与环境实时互动。其通常表现为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在真实物理环境下通过适应性行为来执行任务,具备自感知、自认知、自决策、自执行、自学习等智能特征。

具身智能大模型:是指能通过通用的环境感知和指令理解、智能的任务规划和泛化的运动控制,驱动机器人硬件本体与环境和人进行智能交互的多模态大模型,具备高拓展性、多模态感知、自主任务规划、泛化运动控制和深度学习能力等特征。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服务热线:1528106716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