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关于推进叙永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关于推进叙永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叙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2月7日

企业政策2024

关于推进叙永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油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关于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4〕65号)和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泸市府办发〔2024〕77号)要求,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将油茶产业打造成全市南翼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全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优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落实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围绕扩规模、丰品种、调结构、降成本、提质量、拓市场,进一步优化资源管理制度供给,科学规划油茶产业布局,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进一步优化基地建设管理质量,全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油茶产量、质量稳步提高,供给结构、产业链条全面优化,市场竞争力、资源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加快构建油茶种植、加工、流通、消费产业体系,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亮点和建设美丽叙永新名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作为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前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富民,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释放林地资源潜力,着力完善资源管理政策,落实财税金融投资等支持政策,释放稳定政策预期,提高油茶产业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吸引力。

坚持市场主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尊重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规范产品标准,不断提高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坚持科技引领,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生产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由分散布局向集聚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三)发展思路

围绕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产品重要供给地,着力做强百亿农副产品深加工,按照夯一产、强二产、拓三产发展思路,依托龙头企业和园区带动,逐步增大油茶种植面积,加快对现有油茶低产林进行精准提升。扶持培育龙头加工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创建核心品牌,开拓销售市场,建成集良种繁育、高产栽培、综合加工、科研培训和生态旅游五位一体的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实现油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油茶成为农民的脱贫树致富树及财源建设的增长点。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油茶基地总面积力争突破15万亩,实施百千万工程,建成300个百亩油茶业主、20个千亩油茶村、5个万亩油茶镇,着力建设高效集中连片油茶示范基地。培育油茶生产基地面积10万亩,实现年产油茶鲜果8万吨,茶油年产量达到5千吨,带动新增就业1.2万人,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茶农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构建链条完整、产品多元、品牌有名、竞争有力、市场有量的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建成要素集聚、三产融合、优势突出的川南油茶产业核心发展区,争创全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县、西南油茶之乡和全国油茶产业重点县,打造集育苗、种植、产品、种质资源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展销为一体的全国油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中心。

二、工作重点

(一)拓展发展空间

严格落实非农化非粮化政策要求,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油茶产业发展布局,力求做到规模化集中、规范化成片发展。充分利用低效茶园、低效人工商品林、疏林地、灌木林地、退耕还林的低质低效林地(公益林除外)、荒山荒坡、矿山修复地等各类适宜的非耕地,通过新造、更新改造等方式,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因松材线虫病采伐区域,优先使用油茶进行更新改造。通过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套种间作、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地种植等方式增加油茶种植面积。人工商品林可以采取主伐更新方式集中发展油茶林,因种植油茶需要采伐林木的,优先办理审批手续。结合现有低产低效油茶林发展情况,通过品种改良、抚育管理、丰产栽培等措施,分年度实施改造提升,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现有油茶发展质量。(牵头单位:县林业竹业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保障优良种苗

支持油茶龙头企业、国有林场等企事业单位加大良种油茶培育力度,新增省级审定品种,争创省级良种采穗圃(基地)和省级保障性苗圃,保障油茶种苗供应。严格执行油茶种苗生产销售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档案标签制度,实行油茶种苗品种质量终身负责制。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四川省木本粮油树种种苗管理办法》,加大种苗生产监管力度,确保保障性苗圃苗木品种纯正、质量优良。新造、改造油茶必须全部使用优良品种,由通过省级认定的保障性苗圃供应,并使用通过省级认定的2年生以上容器苗,否则不得享受财政性补助,确保良种使用率100%。(牵头单位:县林业竹业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三)创新发展模式

大力培育油茶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基地+农户和五统两分(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分户受益)等经营模式。鼓励采取出租(转包)、入股、转让等方式流转集体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允许通过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引导农户(业主)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社会资本入股等方式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破解有山无力造、有力无山造瓶颈问题。(牵头单位:县林业竹业局、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实施园区带动

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在油茶基地主产区建设产地初加工基地,在园区内建成油茶果自动化处理生产线,加快启动建设科研及新技术应用推广中心、产品展销(体验)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适时推进2000吨精制茶油项目建设二期工程建设。鼓励推进茶油、化妆品、日化用品、茶油调味品等精深加工,引导关联企业入驻园区开展医药品、有机肥等副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促进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积极申请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家级示范园区。(牵头单位:县经济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经济商务科学技术局、县市场监管局、泸州市叙永生态环境局、县投资促进中心、县卫生健康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竹业局)

(五)开拓市场营销

依托有关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油茶市场开拓、行业形象塑造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等工作,打造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知名特色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支持企业申报森林生态标志产品以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认证。强化市场供求信息共享服务,引导企业产销衔接、以销定产,促进精准生产、精准销售。建立酒店机场体验店、借助知名品牌打捆消费、商务伴手礼盒、机关食堂采购等各类新零售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拓展营销市场和消费群体。推动优势产地、产品加工基地与各大销售平台对接,依托冷链贮运、连锁经营、直采直供、农村电商、网络营销等现代物流和新型营销方式,推动企业产品融入现代销售和物流体系。(牵头单位:县经济商务科学技术局;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供销社、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改革局)

(六)坚持融合发展

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依托油茶花果同期的特性,推进油茶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特色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人家、自然教育产业。进一步拓展提升金桂油茶文化体验中心规模容量,打造茶旅农旅融合民宿精品点位,配套建设山茶文化博览园、游客接待中心等,建设万亩茶林千里茶道百里花香农旅融合示范区,绘好乡村振兴底色,把叙永建成集赏茶花、摘茶果、品茶油于一体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同时,在不影响油茶产业基地主体功能作用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林禽、林畜、林药、林菌、林蜂等林下经济产业,提供生态附加产品,通过以短养长,实现油茶产业多次增值,多重收益。(牵头单位:县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林业竹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油茶产业发展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认真研究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扶持机制。成立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由县委、县政府各分管领导按照责任分工具体牵头负责,明确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编制实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把握工作重点难点,强力推进相关项目建设,不定期研究困难问题。各乡镇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采取切实可行的组织措施,推进油茶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县油茶产业发展办、县林业竹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落实扶持政策

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等扶持,广泛筹措资金,做好油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配套,确保油茶产业健康发展,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支持本地油茶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县林业竹业局;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经济商务科学技术局)

各级奖补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油茶林新造、低产林改造、名优品牌创建推广、基地标准化建设等。建立部门协同支持机制,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各部门要积极整合资金,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县林业竹业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经济商务科学技术局)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油茶贷等信贷产品,对接油茶种植户和企业贷款需求,通过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小额贷款等办法,简化贷款手续,扩大面向造林主体和加工企业的信贷资金规模。利用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鼓励油茶种植大户开展油茶自然灾害保险、油茶收入保险等特色保险试点。(牵头单位:县国有资产金融工作局;配合单位:人行叙永支行、人保财险)

(三)强化科技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技人员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普及力度,切实提高油茶集约经营管理水平,促使参与油茶基地建设的业主熟练掌握油茶栽培和管理配套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突出科技示范,按照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测土施肥、科学整地等措施建立油茶的科技示范林基地,通过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与国、省、市农林科院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在油茶育种、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采收、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更好地运用新科技成果破解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牵头单位:县经济商务科学技术局;配合单位:县林业竹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油茶产业发展办)

(四)加大宣传推广

充分利用县级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我县油茶产业发展成果成效,公开宣传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动态宣传我县油茶产业特色亮点工作,讲好油茶发展故事,提升叙永油茶知名度,为油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叙永油茶树王征集评选等特色活动宣传推广,提升发展油茶产业的社会影响力。搭建产业合作、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平台,支持企业参加各类特色产品推介、营销和宣传活动,扩大朋友圈,提升叙永油茶知名度。(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县投资促进中心、县林业竹业局、县油茶产业发展办)

(五)严格督查考核

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导向机制,加强工作督查督办,将油茶产业发展作为县级相关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林长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年度建设任务、建设质量、推进措施等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和考核。(牵头单位:县目标办;配合单位:县林业竹业局、县油茶产业发展办、县农业农村局)

附件:叙永县2024—2025年油茶基地建设规划分解表

叙永县20242025年油茶基地建设规划分解表

单位:亩

乡镇

新建油茶基地

改造油茶基地

小计

2024

2024

2024

2025

小计

2024

2024

2024

大石

700



700


600


600


分水

3800

1000

1300

1000

500

2000

1000

1000


后山

500




500

2500

1000

1000

500

枧槽

6300

300

1000

2000

3000

1645


1145

500

两河

1642.3

100

542.3

500

500

300


300


麻城

2500


1000

500

1000

1056


556

500

摩尼

3737.5

2137.5

600


1000

4500

4000

500


叙永

300

300




1500


1500


龙凤

3407.7

1100

307.7

1000

1000

700

700



落卜

200

200




5300

3300

2000


赤水

2500


500

1000

1000





观兴

2750

750

1000

500

500

500



500

石坝

300

300








白腊

300



300






合乐

500



500






黄坭

950


450


500

450


450


向林

1800


1300


500

400


400


水尾






549


549


合计

32187.5

6187.5

8000

8000

10000

22000

10000

10000

2000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服务热线:1528106716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电话咨询